WeHelp
我們的軟體工程師夥伴
社群夥伴的個人簡介和專業資訊,您可以與他們聯繫,請保持基本禮貌哦。
張榮庭
從金融業的客服到工程師一年多的路程,看見自己成長以及成功轉職,都已深深烙印在自己的心底,可以大聲地跟自己說這就是我努力的回報,確信的跟自己說這就是我未來要走的道路,但也希望未來不要迷失自己,最後想說 The Journey is what brings us happiness not the destination。
Backend Engineer
光禾感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邱宇軒
噫!我中啦!


第一輪轉心得寫在這:
[心得] 文組碩士大徹大悟轉職後端工程師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628935849.A.D60.html
Backend Engineer
漸強實驗室
楊于葳
在有熱情的地方走來走去。


在 WeHelp 接受轉職訓練時,每天都過得很充實,每個階段結束後,都有用文字記錄了一些當時的想法,請參考以下不同階段的心得感想:

網站開發:軟體工程師之旅(一)
https://ywyang236.blogspot.com/2023/08/wehelp-bootcamp.html

網站開發:軟體工程師之旅(二)
https://ywyang236.blogspot.com/2023/11/wehelp-bootcamp.html

網站開發:軟體工程師之旅(三)
https://ywyang236.blogspot.com/2024/02/wehelp-bootcamp.html

-

沒想到,可以有機會回到 WeHelp 參與 Deep Learning 的訓練,在兼職的狀態下,完成了所有第一階段的任務,但最後沒通過線性代數紙筆考試,想好好的紀念這段歷程,所以有了這篇文章:

深度學習:才剛開始就結束的小旅程
https://ywyang236.blogspot.com/2025/03/wehelp-deep-learning.html

-
前端工程師
璽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張智凱
一路上真的很不容易,必須兼顧家庭和工作不得不與現實低頭。
至少曾經努力過,也值得了。

對得起身為一名軟體工程師的使命,身在千變萬化的世代需有的自覺。
SW Engineer
Teradyne
王藝學 Ian
厭倦過往工作繁雜的行政事務,想培養一個專業技術,偶然間看到彭彭的頻道正在直播說明第二屆 WeHelp 的計畫,馬上翻出大學寫的自傳履歷網頁修修改改,毫不猶豫就報名了。半年的課程中,遇到不少難題也踩過不少坑,但直到現在都覺得最大的困難是對自己的懷疑,不只一次有「非相關背景,真的有辦法學好程式嗎?」、「結訓後真的有能力找到工作嗎?」,但隨著一次次解決問題,自信也才開始一點一滴累積著,謝謝自己當初這麼突然的念頭,現在剛邁出轉職的第一步,期許未來堅持走穩每一步,莫忘初衷。

「熱愛自由的人,必須有覺悟,你得超出別人很多的強大。」——彭彭,我的超人。
Front-End Engineer
PlayPlus
林政儀 (Martin)
---
Frontend Engineer
Hahow
林宛嫻
嚴格來說,我不是wehelp 成功的轉職者—如果轉職成功的定義是一名軟體工程師的話。
但wehelp所學所長讓我成功拿到了我現在的工作,半年與bug為伍,把push當作一週最重要進度的日子,如果有如果,我希望不要再來一次⋯這應該是截至目前為止的人生中,最佩服自己能走完的一段路了。
「喔 原來我可以!!!」
林耿弘
保持積極,不要心急


- 研究所時開始大量寫程式,發現寫程式比做實驗有趣很多,開始萌生轉職念頭。
- 為了寫一個實驗室自動打卡上下班的程式,意外發現彭彭的爬蟲教學,進而得知 WeHelp web bootcamp
- 寫 code 是一件複雜而非困難的事情,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與學習做出喜歡的作品,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把參加 bootcamp 定位成半年的實境遊戲,對每個環節都很認真,享受每一個挑戰,既不想輸給其他人,也想跟大家一起畢業
Back-End Engineer
Profet AI
何致翰
我必須說,很好玩。
認識了一群對程式有熱情的夥伴,也感受到程式的樂趣所在。
每解決一個問題時,都會獲得莫大的成就感,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想成為工程師。
Backend Engineer
STARLUX Airlines
詹硯喬
歷史、圖書資訊、高等教育,一路以來在各種人文社科領域耕耘,對於紀錄、資訊整理與組織特別熱衷。

喜歡應用科技工具做出有趣、有用的東西,也樂於分享經驗與成果,曾使用 PowerPoint 做出泰語遊戲教學教材,運用生成式 AI 製作專屬個人的感謝明信片,也曾結合多種生成式 AI 與教授合作辦理工作坊、藉此觸發學生學習動機。我發現人與科技工具的合作能帶來巨大的效果與效能,在接觸到程式語言之後,我相信程式設計也是如此。

「沒有無意義的事,相信著,前進吧」
Front-end Engineer
莊子賢
感謝彭彭,感謝WeHelp,感謝助教們。
有這裡的訓練才能順利轉職,得到一份開心的工作,不再是工廠裡的高頻運轉聲伴隨我思考。

我剛剛創造的座右銘: (2024/06/16)
沉住氣至少還有判斷能力來面對問題,急躁的時候就只剩下運氣伴隨自己。
Software Developer
騰茲電通
Leona Jiang
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
章思傑
因為之前遊戲開發的工作經驗,常需要和程式人員接觸並討論設計內容與可能性,因此長期對於程式累積了一些概念,也產生興趣。由於非本科系畢業,雖然曾經參加過台大資訊的 Python 基礎課程,但始終無法更進一步了解與窺探後續的可能性。
2021 年中後,適逢前工作的狀況巨變,也讓我感到職場競爭能力的不足,又開始了自學之旅,自此接觸到了彭彭的線上課程,有幸有機會於 12 月加入了 WeHelp Bootcamp,決心給自己一個機會挑戰自我,只要努力也能培養出一個新的專業技能!
在經過半年多每週超過 40 小時的投入,三個階段的洗禮,沒有手把手的教學,只有方向指引,從前端到後端累積出最貼近實務的網頁開發磨練,完成了 2 個個人專案,其中一個還是自己獨自發想完成,才發現自己真的可以用程式創造出自己期望的目標。
2022/7/25 正式進入後端工程師的工作領域!證明了即使是已經 40 歲又非本科系零經驗,但只要有決心夠努力就能達成目標!
後端工程師
CYBERBIZ
何肇庭
學習是漫長的過程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
目前希望可以脫離碼農稱號

待補
WeHelp 4th
Steward Tsou 鄒柏軒
🐯 多做事、多說話。產品魂、溝通相長。接案與創業仔。Be the Lion-Hearted 🦁


- 專業性社群話撈
- 永遠嚐鮮新工具跟可能性
- 不把技術潮流當成敵人 (化解焦慮) => 社群衝浪流
- 一起學習,讀書會與社群
- 開源情境,互助成長
- 創業精神,迭代同時有產品魂,對介面與使用性常識有一定著墨,才不會做出技術很強但外行人看不懂的東西,會被 創辦人、CEO、產品長、非技術主管跟比較沒有技術背景的 HR 刷掉

WeHelp 技術文章:
https://wehelp.tw/topic/5740188097576960

專案:
https://hidden-gem.xyz/
GitHub 介紹:
https://github.com/steward379/hidden-gem-spots
相關發表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live/kUz354uG-24?si=PNzsIPO-L9w0kZAI&t=5631
前端工程師 (中階)
艾恩科技 APAM
Niz Kuo
大學畢業後就踏上了前端不歸路;喜歡前端的輕量與快速視覺回饋。從 Vanilla JS & notepad++ 起家,喜歡探究基礎細節,擅長從底層打造穩固易維護的自訂元件。

在前端領域耕耘超過五年後,感受到視野的侷限;期待能有更堅強的實力與視野來解決更多問題,而不僅侷限於前端。回歸後端開發後,也不斷積極拓展新領域;期待在廣的面向上也能發掘出更多與既有專長結合的可能性。

對於生命各方面的探索總是有許多好奇與不滿足,造就了我在職涯上總是很發散又經常不務正業。就這麼走走停停看看地到了 2024,認真覺得自己好像該轉職了。究竟接下來會走到哪裡去,我也不知道。可能就此真正開始「務正業」了;也可能繞了一圈又回來,帶著新的領悟將資訊業職涯又推向一個新的面貌。一起期待吧!
自由工作者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