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Help
社群會員列表
社群會員的個人簡介和專業資訊:加入會員、更新大頭貼並建立至少 80% 的職涯和技能資訊,系統會自動將您列表於此。
HY Yang
半導體整合工程師 -> 後端工程師 -> 後端 Team Lead -> CTO
CTO
QSearch
邱景銘
我是工業工程背景轉職的 IT 工程師求職者。
過去在科技業有三年多經驗,熟悉如何透過資料分析與流程優化提升效率。
我以實務為導向,完成後端為主的設計與自動化應用開發,使用 Python、FastAPI、MySQL 等技術實作專案。
能理解實際業務流程與需求,並透過程式有效解決問題。

於 WeHelp 過程中完成兩項專案,其主要的技能為:FastAPI、MySQL(架於 AWS RDS)、HTML、Sass、JavaScript。
以上使用 Docker 於 AWS EC2 架設網站。

先前任職於矽品精密的工業工程工程師,擅長運用工具分析製造數據,以此完成主管交辦。
主要使用:Tableau、Excel (VBA)、SQL 等工具製作應用程式或整理資料製作簡報。

碩士班應用 Mask R-CNN 訓練 ML 影像辨識模型協助產學公司。

以上經歷使我有多方面的能力,望能從您獲得回饋。

謝謝您的閱讀。
章思傑
因為之前遊戲開發的工作經驗,常需要和程式人員接觸並討論設計內容與可能性,因此長期對於程式累積了一些概念,也產生興趣。由於非本科系畢業,雖然曾經參加過台大資訊的 Python 基礎課程,但始終無法更進一步了解與窺探後續的可能性。
2021 年中後,適逢前工作的狀況巨變,也讓我感到職場競爭能力的不足,又開始了自學之旅,自此接觸到了彭彭的線上課程,有幸有機會於 12 月加入了 WeHelp Bootcamp,決心給自己一個機會挑戰自我,只要努力也能培養出一個新的專業技能!
在經過半年多每週超過 40 小時的投入,三個階段的洗禮,沒有手把手的教學,只有方向指引,從前端到後端累積出最貼近實務的網頁開發磨練,完成了 2 個個人專案,其中一個還是自己獨自發想完成,才發現自己真的可以用程式創造出自己期望的目標。
2022/7/25 正式進入後端工程師的工作領域!證明了即使是已經 40 歲又非本科系零經驗,但只要有決心夠努力就能達成目標!
後端工程師
CYBERBIZ
Jonathan Wang
流浪到日本, 三十歲後回到台灣, 應邀來看看
工程師
Airy
Niz Kuo
本來覺得 AI 和 Web3 是個有趣可探索的領域。但走了一小段路後,還是覺得摸不著邊際又深不見底的身心靈、藝術領域更吸引我。於是持續深深潛入看能發現什麼。

但當然要說到混口飯吃,還是資訊領域效率特別高。需要求生存、找工作養活自己是在地球生活的基本面;這本身其實是件很中性的事。會有很多「悲」在裡頭,大多是參雜了其他人生課題;畢竟職場本身就是很大的修羅場。

關鍵在於如何將工作提升為更自然的、正面的、充滿創造力的生活的其中一個面向。這就是生活藝術家在做的事。
生活藝術家
邱愉謙
不知不覺的進步
生活很忙,常常有種原地踏步的感覺,但只要看看以前寫的扣,就會看到進步的軌跡。

然後重構一下,心情就會很好 😁
謝曜徽
我是謝曜徽,從思考『我思故我在』,到思考『這個 Bug 為什麼還在?』。

把追根究底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全都投入到網頁開發裡 ! !
Yakko Wu
現居台北市,具備 8 年完整 Web UI/UX 設計開發背景的 Product Designer。

目前在台灣非營利教育組織—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擔任體驗設計組 Product Designer,而過去 6 年曾在數位廣告投放公司— Tagtoo 塔圖科技,R&D 部門擔任一人設計師。

曾與開發者朋友們一起共同打造前端開源框架 W-Components 專案,可以從這裡找到我們的足跡,以及 UI 相關作品。(https://github.com/Padax/w-components/wiki/Related-Links)

身為本科系的我,在設計領域裡打滾 15 多年有了,曾在 Medium 寫下 UI/UX、設計相關的專題研究、團隊實務經驗的分享,突破 1,000↑ 拍手的個人小成就。

非常歡迎追蹤或是交流哦~
Product Designer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
張兆丞
有苦有甘,甘苦並至
每天都在吸收大量的知識,也在忘記大量的東西
就在這非手把手,不討好學員的環境下度過
我自己感覺是很值得,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創造出作品
回想起來是讀碩班的時候
想想也真快
一眨眼,半年過去了~~~~
邱建勳
一名非相關科系畢業的求職者,但對科技與程式開發有濃厚的興趣。
楊子軒
偶然看到老師的Youtube招生影片,錄取之後沒天沒夜的寫了半年扣。但辛苦之後,依然覺得這是人生中最正確的選擇,沒有之一。

雖然不是大家都可以順利畢業,但衷心祝福各位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Yu Ling Chen
💻 Code with logic.
🎸 Play with soul.
Frontend Engineer / Guitarist
林文昱
求學求職過程中,不斷探索人生,終於找到自己喜愛的方向,思考&準備一年多後,決定辭職轉職軟體工程師
很感謝遇到 WeHelp 的大家,受到不少幫助,結了不少友誼,也認識很多人,心存感激!

在不斷變化的世界裡,不斷扎實累積實力,慢慢耕耘

最近有興趣開發的專案,其他功能陸續開發中~
https://github.com/wun-yu-lin/java-web-sdk
java web sdk: 是一個基於 Spring Boot 的自動配置模組,旨在為 Java Web 應用透過簡單設定,開箱即用常用工具與整合功能。
1. Logging 日誌功能:Web 服務整合 ELK stack logging, 實現集中式日誌管理
2. 服務異常通知:非同步機制 Gmail、Discord notify
Java backend engineer
KKday
JT
學習是漫長的過程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

待補
WeHelp 4th
楊于葳
在有熱情的地方走來走去♩♫♬~


在 WeHelp 接受轉職訓練時,每天都過得很充實,每個階段結束後,都有用文字記錄了一些當時的想法,請參考以下不同階段的心得感想:

網站開發:軟體工程師之旅(一)
https://yuweiyang.io/zh-TW/posts/WeHelp-Web-Development-1

網站開發:軟體工程師之旅(二)
https://yuweiyang.io/zh-TW/posts/WeHelp-Web-Development-2

網站開發:軟體工程師之旅(三)
https://yuweiyang.io/zh-TW/posts/WeHelp-Web-Development-3

-

沒想到,可以有機會回到 WeHelp 參與 Deep Learning 的訓練,在工作之餘完成了所有第一階段的任務,但最後沒通過線性代數紙筆考試,想好好的紀念這段歷程,所以有了這篇文章:

深度學習:才剛開始就結束的小旅程
https://yuweiyang.io/zh-TW/posts/WeHelp-Deep-Learning-1
-
廖宜昀
在過往的求職跟轉行中都沒有太大的壓力,對於工作內容也都有一定的把握性,所以放下現有的工作投入學習半年的壓力其實內心壓力很大,內心風暴了許多問題,半年後的世界還有我的位置嗎、會不會學了半年後不想當工程師了 blah blah blah ...

而半年後的今天,當然對於找工作依舊緊張,但慶幸自己仍在這裡,完成了這些專案,要相信自己當下做的決定都是當下最好的決定 👍🏻
周意惠
在轉職的過程中,其實沒有遇到太大的挫折,
就是遇到一個困難就解決一個,
不會的技術就去查、去學!

在開發自己的專案過程裡,
我也很享受思考資料結構該怎麼設計、
功能該怎麼寫才能實現,
動腦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會讓大腦一直保持運轉,
成功 debug 的時候,真的會超有成就感(雖然卡住解不出來的時候還是會有點崩潰 XD)

大概就是因為這樣,我才越來越喜歡寫程式吧 :>
廖浩宇
「當我看到一隻鳥,它走路像鴨子,游泳像鴨子,叫聲像鴨子,我就稱其為鴨子」,Duck typing 是這樣被大家形容的,在轉職的過程中,我也常用 Duck typing 來勉勵自己。

Duck typing 是一種程式語言設計風格的特徵,意指開發者定義變數時不受限於物件的型態,只需要思考物件應當具有的行為。

「本科、非本科」常是轉職者自我質疑的起點,然而在漫漫轉職的旅程中,我認識到最重要的是能夠做到什麼事,而不是出身。我告訴自己,要清楚地理解自己能夠掌握什麼技術?能夠實踐什麼功能?能夠帶來什麼貢獻?對於自己能做到的事,不停地追求卓越,才是最應該在意的事情。

「當我看到一個人,他思考像個軟體工程師,說話像個軟體工程師,開發像個軟體工程師,那他就是軟體工程師。」
前端工程師
LINE Pay
彭兆蔚 ( 彭彭 )
本來念心理系,偶然的機會中,發現學習程式設計、網頁開發後,能親手完成實際可用的產品,非常有成就感,也能支撐生活,因此投入這個行業至今。
Founder
WeHelp
邱宇軒
噫!我中啦!


第一輪轉心得寫在這:
[心得] 文組碩士大徹大悟轉職後端工程師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628935849.A.D60.html
Backend Engineer
漸強實驗室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