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於「合一」有了突破性的領悟,生活感知的各個層面都大幅更新了。(推薦閱讀:《能知之力的種子》)
明明要面對的挑戰沒有消失,未來的變動性也沒有變低,但內在卻愈走愈安定,知道一切都好。這樣的反差實在是大得很有趣。
今天去游泳,也發現呼吸變長變穩變順了。在水裡很舒服自在,靜觀漣漪就像一朵朵美麗又寧靜的水花開在心裡。
從這個時間點再回頭看過去的許多無明恐懼與掙扎,也只能帶著釋然地對自己發笑說「真傻」。就像躲在棉被裡哭著說好黑,卻不願意敞開自己來接受光亮一樣。
人就是這麼奇妙的一種慣於自我限制的生物,對於「開放並接受所有更美好的事物」這種理所當然的道理,反而需要很多練習。這些限制與恐懼往往都是自找的,但也是無可厚非的。
當帶著一種靜心品質來生活,連呼吸到的空氣都感覺是甜的。
-
【圖說】
昨天去聽了 David GREILSAMMER 的鋼琴獨奏會《仙女、夢境與舞蹈》。
前半段聽到半夢半醒,有點像是遊走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夢裡夢外聽著琴音。
很喜歡整場曲目的編排;特別喜歡後半段的氛圍營造。在某個瞬間,心輪的某處鬆開了,然後感覺自己真的像仙女一樣要飛舞跳躍起來了 😄
David GREILSAMMER 沒有背譜,但把每一份演奏作品印成一張張的譜紙,照順序放在譜架上疊好。整場一小時一氣呵成地彈完;每一張彈過的樂譜就被他拿起扔在琴椅周圍的地板上,儼然變成某種視覺藝術。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挺浪漫的 😊
2025 年已過了一半,而下半年對我來說充滿了變數。
昨天去求了能量水,希望能夠協助我在這段面臨重大挑戰的時刻安定身心,做出符合自己最高善的選擇。禪師給我的冥想畫面是「沙灘排球」。今早冥想時,還真的覺得有種輕鬆自在感。挑戰沒有變不見,但不安變少了,內在能量是更穩定的。
-
在面臨人生重大階段時,有很多品質是我覺得很重要,也持續在練習的。
首先是「敢於做夢」。
不在起跑前就自我設限、潑自己冷水。無論境遇為何,永遠要做自己最忠實的支持者。
接著是「順勢而為」。
選擇每個當下最順的選項,而不是頭腦認為最好的;並且無論如何都感謝來到眼前的人事物。
最後是「盡人事、聽天命」。
渴望什麼,就放手去做。
求而不得,就輕鬆地放下。
反思、調整、重新再出發。
保持樂觀,不過度擔憂。
必要時,大聲唸出小八貓的魔法咒語:「なんとかなれーッ!」
關關難過關關過。總有辦法的 😊
Meta 持續投資智慧型眼鏡和 VR/AR/XR 體驗,這個未來真的會發生嗎?你覺得呢?
簡單摘要一下這個標題後面的故事 ~
WeHelp 第六屆的訓練順利畫下句點,吃吃喝喝之後,和大家一起到龍山寺,拜拜文昌帝君,祈求所有畢業同學求職順利。
身為信仰科學的工程師,二十幾歲時,對這樣的活動沒什麼感覺;近年,慢慢地懂了一些。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彭彭老師的朋友,目前在一間上市公司擔任資訊主管工作,之前會應彭彭老師的邀請去WeHelp演講,聊聊從事資訊業的必要心態,面試要注意什麼,進公司後要怎麼發展自己。每次演講結束我都很高興可以以過來人的身份協助大家,少點焦慮,多點自信,希望下次有機會也可以和大家有這樣的互動。
但,今天想跟大家談的是別的事,是有關國家的大事,就是在7/26要舉行的罷免投票。
一直以來,稱不上關注但每天下班通勤會花點時間看看一些媒體的標頭,大致知道一下今天發生什麼事就好,我是這樣子的一個人。
就在去年5月左右,我開始看到立法院國民黨立委要推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立法院可以要求上至總統,下至平民到立法院接受質詢,不得違抗,違者受罰。還有要求被質詢的行政官員不得反質詢 ... 記得自己當下看到時,心裡是滿不安的,不安在為什麼立法院可以要求任何人去立院接受質詢?這樣不會破壞行政、司法、立法平衡嗎?隨後沒多久就發生517青鳥運動,我有兩次下班逛過去看到底他們在訴求什麼,但老實說:我這種半調子的公民,其實他們講的很多事,我聽不太懂,然後也不是很想懂,所以可以說就是去看看,就回家了。
隨後,沒多久,大法官釋憲,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是違憲的,我心想:「看吧,台灣是法制的國家,憲法法庭可以平衡各方的權力,OK的!」
我就繼續過我的日子。
然後,沒多久,我又從新聞看到,憲法法庭被翁曉玲修法「憲法訴訟法」通過後被癱瘓了,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憲法法庭不是最高的機構嗎?立法院怎麼可能反過來做這種事?就在此時一堆事情一起發生,藍白立委修「選罷法」又通過「財劃法」後,中央和地方的預算分配變得很不公平,而且這些修法的理由實在狗屁不通(抱歉用這個詞)。
這時己經10月多了,雖不安但生活工作還是要顧 ....
到了11月底左右,整個大爆發的是藍白立委亂砍預算,而且這些立委在立院裡的表現會讓人覺得他們真以為自己是國家老大嗎?徐巧芯嗆潛艦浮起來就有預算,葉元之審國防預算開直播,王鴻薇說替消防員買設備加強民防能量是挑釁所以砍預算,魯明哲說發文化幣給學生買書是浪費錢,傅崑𡸷站在立院上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我到底看了什麼?是蝙蝠俠還沒出來前的小丑國會嗎?然後我對民進黨政府也很不滿,到底那個環節出錯?為什麼搞成這樣?
所以我決定自己找答案,我雖是台派但我也不喜歡太綠的言論,我從幾個政論節目裡聽各方的說法,再配上像明居正、矢板明夫,然後再加像報導者的文章,拼出一個我對現況的理解,我的判斷是 -- 現在台灣立法院在傅崑𡸷主導下正在執行中共的指令,這完全踩到我的紅線了。你藍綠怎麼惡鬥我都不想管,但是國民黨被中共滲透遙控,我整個警鈴大作,2019反送中的香港人曾對台灣人說的話:「看好了台灣,我們香港只能演一次」一直警惕著我,所以我必須做點什麼。
這些立委爛成這樣,又那麼囂張跋扈,我們小老百姓確實能做的不多,我住樹林,隔壁的板東葉元之號稱軟柿子,那時不知道誰喊的口號「柿子要挑軟的吃,罷免要罷葉元之」,我心願很微小,這堆爛立委裡最弱的,總要拉下他吧!
所以,我在今年1月加入罷團,從此開啓這半年不可思議忙到爆炸的旅程。
為了罷免,我們研究他們立的法案,審的預算,他們的行為模式,和中共的關係,然後我們走入各個大街小巷,跟大家宣講我們知道的事,我們知道自己懂得不多,所以更認真求證得到的資訊。
二階的連署,難度從三月開始漸漸提升,我有好幾個晚上說夢話把自己吵醒,而做夢的內容是我一人分飾兩角在說服彼此(很像神經病),還有一次是喊口號把自己喊醒,那時是凌晨4點多。
我們常常遇到不理性的民眾挑釁,但我從生氣、反挑釁,到現在有時就當沒看到,我覺得來挑釁的人是被利用而不自知的人,任何一個團體如果讓人對你生起仇恨的心,那是不對的。
我們也常被說是民進黨的側翼,說我們拿民進黨的錢,恕我直言,民進黨請不起我,因為我薪水很高。還有,有關側翼,應該是民進黨是我們的側翼才是。
在罷團是很自由的,如果你想離開說一聲就可以走,想幫忙就依自己的能力做能做的事;所以罷團裡的人來來去去,留下來的人都是心甘情願,所以關卡一關一關過。
我們在4月底交了罷免葉元之的連署書達130%後,隔天就跑去基隆,跑去苗栗幫忙,跟他們一起掃街,一起努力,一起開心,一起難過。
真的很難想像,這些連本名都不知道的夥伴,我們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這裡。
三階,也就是現在,更是煎熬,快到終點了,但在終點等著我們的是成功嗎?我們一邊努力一邊焦慮,我們也見識到什麼叫國民黨的地方組織能力,什麼叫行政資源介入,所以我們必須投入更大的能量作戰,租不到看板那我們就每天站路口舉牌,沒有錢租胖卡就把地圖攤開走路一個里一個里的掃。
我不喜歡對大眾說話,不喜歡簡化解釋,但站上街頭,要把握一個紅綠燈可能只有幾十秒可以和行人騎士溝通,所以逼著自己練習長話短說,到現在我還是覺得很痛苦,但不能放棄。
我們需要跟更多中間選民對話,要熟悉更多議題 -- 老人長照預算、育兒津貼、租房補貼、私校就學貸款這些我沒用過的補助都要了解,農業法,國防法案,離島建設條例 ... 如果有人要聊,我們要能把握機會和他們對談,不能輕易放過前來溝通的民眾。
哩哩啦啦的說了那麼多,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其實只有跟我很熟的人才會知道這些事,現在這個社會,公開的主張自己的政治理念有時是危險的,一直到上周前,我都沒有打算站出來講些什麼,打定主意就在罷團努力就好,但最近看到更多資訊和觀察,我知道有很多人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有人不知道726要投票,也知道很多人可能關心也沒時間 ... 我更知道國民黨用盡所有資源要延續他們在台灣當中共內應的資格,而我不打算讓他們這麼做了。
所以,我決定把自己全部都捐出來,把這些經歷過程都分享出來讓更多人知道,希望可以提醒大家,我們的國家在存亡之秋,需要大家的關注。
謝謝彭彭老師借我這個版面可以說這些話,如果你看到這裡,我很感謝你給我這個機會,最後想說的是:罷免是愛,從來都不是為了仇恨,台灣是一個很棒的國家,希望我們一起守護。
Algolia 在產品搜尋中超越 Google——Windsurf 或許作用不大
Algolia Tops Google In Product Search — Windsurf May Not Help Much
Source: https://www.forbes.com/sites/petercohan/2025/07/13/algolia-tops-google-in-product-search---windsurf-may-not-help-much/
蘋果悄悄開始試生產 iPhone 17,印度搶佔先機
India gets a head start on iPhone 17 as Apple quietly begins trial production
Source: https://www.phonearena.com/news/india-gets-a-head-start-on-iphone-17-as-apple-quietly-begins-trial-production_id172240
目前還沒有人準備好取代提姆庫克——蘋果對此也表示滿意
No one’s ready to replace Tim Cook — and Apple is fine with that
Source: https://www.phonearena.com/news/no-ones-ready-to-replace-tim-cook--and-apple-is-fine-with-that_id172210
Meta 正秘密為智慧型手機的未來做準備
Meta is secretly readying itself for the future of smartphones
Source: https://www.phonearena.com/news/meta-secretly-readying-itself-for-future-of-smartphones_id172202
谷歌聘請 Windsurf 創辦人,阻止 OpenAI 斥資 30 億美元收購
Google hires Windsurf founders, derailing OpenAI's $3 billion acquisition
Source: https://www.techspot.com/news/108648-google-torpedoes-openai-3b-windsurf-acquisi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