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求職系列之二:非本科轉職前端工程師的面試準備技巧(自介、BQ 與公司提問篇),善用 ChatGPT 提升你的信心!
2025-02-09 22:30:03
# 前言
對於一個剛轉職軟體工程領域的人,如果你已經具備程式技術的基礎能力,想要開始找軟體工程師的工作,第一步通常要先撰寫履歷,可參考筆者的[系列之一:履歷撰寫技巧](https://wehelp.tw/topic/5410961909350400)。有了履歷之後,第二步就要來做面試準備了。
先介紹我的背景:我是一個文組、非本科系的轉職人,在進入 WeHelp Bootcamp 之前,幾乎沒有學過任何程式語言。先前在大學行政單位擔任 PM,工作了 4 年半的時間。我在 Bootcamp 完成兩個專案,第一個是前後端分離的電商網站,第二個是前端為主的旅遊規劃個人專案(以 React 和 Next.js 為主)。想應徵的是國內 junior 的前端工程師。
面試準備可以分成以下大項:1.自我介紹、2.BQ(行為問題)、3.對公司的提問、4.技術問答和 5.專案經驗。由於內容較多,本文先分享前三個部分,技術問答和專案經驗則會在系列之三分享。
# 1.自我介紹:讓自介與履歷互補
自我介紹百分之百會用到,這是面試準備時少數幾個絕對會命中的題目。
在面試時,對方請你自介的情境可能有:
1.對方可能讀過履歷,只是想聽你講一遍是否與履歷相符。
2.對方可能只是瀏覽過履歷或沒看過履歷,想直接聽你講。
3.對方可能看過你履歷,但是想聽你說一些履歷上沒有的。
綜合以上及模擬面試官的建議,我認為對方看過履歷的機率比較大,所以我最後選擇讓我的**自我介紹跟履歷互補**。我刪去那些「像是單純唸履歷」的橋段,將履歷上的東西做個濃縮,然後再額外補充一些履歷上看不出來的脈絡。
舉例來說,履歷上我的前份工作經驗羅列了幾個小點,分別呈現一些帶有量化數據的績效。但自我介紹不同,**它應該要是一段連貫的內容**,因此很難按照履歷列點式說明,那樣會顯得斷裂感很重。在自介時間有限下,我挑了 1-2 個**既能概括我整段工作經驗,又和前端工程師有關聯的特質來呈現**。譬如,我在前工作很常需要進行跨單位協調溝通,而我認為這也是前端工程師重視的部分,所以我便決定在自介裡著重這塊。
我也有在自介裡提到我的專案,不過我主要分享的是我開發專案的動機、以及從專案學到什麼。相對地,我省略了技術堆疊的部分,畢竟唸完每個技術太花時間,既然履歷上都有,那在自介裡介紹每個技術就像照著 ppt 上的字唸過一樣沒有必要。
前述這些部分我並沒有講得很詳細深入(且時間有限,也不足以講得詳細深入),**也算是埋個梗**,對方若有興趣便可以從這些梗問我問題。
我準備的自介大概 **3-4 分鐘左右**,但建議也可以準備一個 **1 分鐘**的版本,大概就是把長版本取捨和濃縮之後的結果。
我初步是準備應徵任何產業都通用的自我介紹,但如果有想針對應徵職缺做客製化的自介也很好。
# 2.Behavior Question(BQ):用自身經驗提升回答品質
BQ 問題是想看**你遇到挑戰時會怎麼解決問題**。可能會問你過去的經驗,或者問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例如「之前你進行團隊合作的時候,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或是「如果你和團隊同事意見分歧,你會怎麼處理?」,這類的 BQ 問題網路上有許多題庫可以參考。
回答方面,基本上就依照自身經驗去回答,但建議有**具體的例子**搭配更佳。在回答時,可以依循一個結構,譬如 **STAR 原則**是個滿清楚的結構,說明 Situation 情境、Task 任務、Action 行動和你的 Result 結果,這樣就能依照時序說明背景和問題,以及你怎麼解決問題,倘若最後有個自我反思能更加分。
我認為這部分很值得也很需要準備的是 **「自己的經驗/故事」** ,試想如果你都沒準備,面試當下被問到「你過去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怎麼解決?」那瞬間你的腦內應該會進行一場記憶風暴吧;而且即使找到了一個經驗可以說,可能也會因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顯得零零落落。有鑑於此,**事前回憶、分析、挑選、組織自己的經驗很重要**。先挑幾個最常見的 BQ,準備相關的對應經驗,然後詳細分析該經驗,列出細節、可反映的特質,以及你想呈現的重點,再依據問題篩選要留下的部分,依循一結構去組織這個故事。大概準備 5、6 題之後,你就會發現不同的 BQ 甚至可以用同一個故事去回答,只是著重不同的點。因此,準備幾個故事,就能讓你在面對不同問題時得以靈活運用。
另外,我認為 BQ 非常適合**利用 ChatGPT 來出題與練習回答**,可以先請他出常見的 BQ,然後你練習回答,再請他針對你的回答進行分析和檢討,最後你再依據他給的建議去調整自己的回答。只是,這邊請稍稍留意,ChatGPT 可能會給你很多建議(而且不管你改了幾輪,他總是能給你建議),但回答的人是「你」,所以修改到「你」覺得完整就可以了,如果要準備的東西還很多,就先不要在一個題目上琢磨太長的時間。
# 3.對公司的提問:面試是雙向的
**一定要準備想對公司提問的問題,至少三個**。
**面試是雙向的**,公司挑你,你也可以挑公司,除了事前盡量蒐集資訊之外,一定還有你無法從網路上查到的部分,所以面試是你能直接獲得解答的機會。如果後續你有機會拿到 offer,那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會是你決定的關鍵。此外,問問題也能展現你對這場面試做好準備,並顯露出你對公司的興趣。
那要問什麼問題呢?如果還沒有頭緒,可以搜尋網路文章看看前人問過哪些問題,或者你也可以把公司介紹和 JD 都提供給 ChatGPT,**利用 ChatGPT 幫你想想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問**。
譬如我將問題分成產品與技術、團隊與開發、未來發展性、公司/主管評估及薪資福利問題幾個大類,裡面各列幾個對我而言很關鍵的問題以做準備。最後會依據**要面試的公司、應徵職缺、面試階段和面試你的人的身分**,在面試前對問題的重要性做個排序,如果時間有限,哪些一定要問,哪些不一定要問,就需要做個拿捏。
# 結語
不管是自我介紹還是 BQ,大部分回答都需要奠基於自身經驗,因此,相對困難的是回憶過去,把經驗抽絲剝繭,以及把經驗依新的結構重組。不過,在分析經驗的過程中,你也會發現自己在不同的經驗中存在一些相同的特質,這些特質或許就是你的強項,後續你也能調整自我介紹或履歷,使這些特質更為彰顯。
# 參考資料:
1. Eason(2019/05/30)。[新鮮人面試必看,把握 STAR 原則讓你脫穎而出](https://www.moneysmart.tw/articles/%E6%96%B0%E9%AE%AE%E4%BA%BA-%E9%9D%A2%E8%A9%A6-star%E5%8E%9F%E5%89%87/)。
2. HackBear 泰瑞(2022/07/14)。[如何準備行為面試|BQ Interview Prep](https://youtu.be/0xKLVJuBRCU?si=28RNZU1g31twxn4u)。
3. Yin(2024/09/21)。[工程師的溝通祕訣:從公司面試官視角揭露面試核心重點](https://ycchuang.ghost.io/how-interviewers-assess-software-engineers/)。
點擊複製文章連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