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碼品質的六個評估面向
2022-11-15 10:55:15
許多軟體工程師從入行到資深的這段成長過程中,經常會自問:我的程式碼到底寫得好不好?怎麼樣才可以寫得更好?
這不是一個相當容易得到清楚答案的問題,諮詢十個工程師,可能有七種說法。常見的具體建議,舉例來說:使用 Linter 規範統一的程式風格、閱讀 Clean Code 這本書學習撰寫乾淨的程式碼、運用常見的 Design Pattern 設計模式來做程式開發。
然而,除了這些常見的操作學習項目之外,是否有更根本的基礎評估方式存在?我們是否可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做出獨立的判斷,而不是單純依賴前人所提供的經驗呢?
有的,以下幾點,或許可以讓我們用來獨立判斷一隻程式在各個面向上的表現,提供給大家參考。
---
### 一、正確性 Correctness
程式邏輯是否能正確的解決目標問題,這是任何程式的最基本需求!
---
### 二、完備性 Completeness
程式碼邏輯是否有把各式各樣的狀況都一併考慮進來,並處理完善。例如,程式能驗證非預期的輸入並給予回饋、程式能處理意外的 I/O 錯誤、程式有考慮到一些少見的、特殊的邊際條件,都能有效的處理。
---
### 三、執行效率 Performance
常見的程式執行效率衡量標準包括:
- CPU Time:程式具體的執行時間。
- Response Time:應用程式回應使用者的體感速度。
- Time Complexity:時間複雜度,排除硬體差異的演算法效率評估方式。
根據實際需求,選定衡量標準,在相同的資源條件下,執行效率越高越好。
---
### 四、可讀性 Readability
如果把一段程式碼交給一位具備基礎背景能力的開發者,對方會需要多少時間來讀懂這段程式碼的功用是什麼?這就是程式碼的可讀性。
包括基本的變數命名、程式碼撰寫風格、適時的關鍵註解,以及進一步的釐清定義程式碼責任和獨立性等等細節,都會影響到程式是否容易被他人輕易的理解。
---
### 五、可維護性 Maintainability
對於一隻需要長久運作的程式而言,可維護性非常的重要。
沒有任何程式是完美的,總是會有沒注意到的疏漏,需要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去補充修正。那麼,有良好可維護性的程式碼,能夠在發生問題時,更快的被找出問題根源並解決。
程式碼是否有良好的切割,每個模組負擔的責任是否清楚?部份出錯時,能否在不影響其他正常程式的狀況下,進行修正?是否有清楚的錯誤紀錄資訊等等細節,都會影響到程式的可維護性。
---
### 六、可延展性 Extensibility
軟體產品總是需要隨著時代演進,才不會被淘汰,而運作中的軟體產品,要花多少的額外開發成本,才能滿足新的商業邏輯呢?
具體來說,高延展性的程式能透過環境設定檔來改變程式的行為、共用模組可以預先支援常見的潛在需求、接受外部程式插入到核心運作流程中,提供額外的中介功能。
---
當然,以上是我們單純以技術為考量的評估方式。在現實的商業環境中,若把實際可運用的資金、時間、人力資源考慮進來,那會有更多值得探討的議題,就不在本篇文章的討論範圍中。
點擊複製文章連結
X